《克萊采奏鳴曲》

 

跟小提琴手何聰談起《克萊采奏鳴曲》(Kreutzer Sonata),這是貝多芬

(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- 1827)所作的10首小提琴和鋼琴的奏鳴曲,其中的第九首。俄國大文豪列夫.托爾斯泰寫了一篇短篇小說,以此為名。這首樂曲和這篇小說,有怎樣的淵源,而用同一個標題呢?


 

我還是在上中學的時期,一位女同學嘴角掛著意味深長的微笑,神秘兮兮的向我推薦《克萊采朔拿大》,我記得當時的書名是這樣翻譯的。出於好奇,向她借來看,這是一個由婚姻,性愛,人性,夫妻間矛盾沖突而引發的悲劇。里面有很多對兩性關系的描寫,作者對細膩刻畫人物的心理,性格,獨具匠心。第一人稱的“我”,在火車上,聽了一位殺妻者講述他和妻子的故事。他的妻子是一位鋼琴家,和一位小提琴家過從甚密。他們在一次家庭音樂會中,合奏了一首貝多芬的樂曲,這就是惹事生非的《克萊采奏鳴曲》,可能他們的合作太默契,引起了丈夫的嫉妒和猜疑,最後在盛怒之下用匕首殺死了妻子。

 

 晚年的托爾斯泰有清教徒的心態,他怪癖的認為性愛是骯臟的,音樂也是墮落的。人除了生兒育女,性是不合理的,是不能維護的污穢,應該禁止的。在我們看來,托爾斯泰是反對婚姻的,結婚以後,男女雙方互相誘惑對方,存有難以調和的齟齬。《哈佛音樂大辭典》里對《克萊采奏鳴曲》的解釋是:“托爾斯泰同名的故事,就以這首樂曲作為感情強烈的音樂,足以摧毀人倫道德的例證。”這首樂曲究竟怎樣令托爾斯泰認為是足以摧毀人倫道德的呢?令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
 

托爾斯泰的兒子是一位鋼琴家,有一次在家中和一位小提琴家合奏貝多芬的《克萊采奏鳴曲》,托爾斯泰被這首樂曲震撼,他曾向一位演員朋友提到,他將寫一篇以此曲為題的殺妻者的獨白,并請這位朋友朗誦。後來他真的寫了這篇轟動一時,引起軒然大波的短篇小說,還被當局禁止出版。   

 

殺妻者的獨白,不知這位演員朋友最終有沒有朗誦。但這段悲鳴卻如此的震撼人心:

 

“直到我見到死了之後的她,然後我才領會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------- 我把她殺了。我把一個溫暖,生動的活人,轉變成一個冰冷,不能動,蠟樣的死人。無論在甚麼地方,用甚麼方法,都永遠不能把這件事糾正過來了。假如你沒有這個經驗,你是不會明白我當時的感受的。...... 啊,再見吧,請寬恕我。”

 

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對音樂和文字都有極高的造詣,他這樣描述這首樂曲:       

 

“全曲的第一與第三樂章,可以說是鋼琴與提琴的肉搏。......這里對白......一步緊似一步,宛如兩個仇敵的短兵相接。在第二樂章恬靜地變奏曲後,爭斗重新開始,愈加緊張了,鋼琴與提琴的一大段對位,在鋼琴的呼聲結束。發展部奔騰飛縱,忽然凝神平息了一會,經過幾節慢板,然後消沒在目眩神迷的結論中間。---- 這是一場決斗,兩種樂器的決斗,兩種思想的決斗。”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看了大師的評論,對托爾斯泰的幾近瘋狂的聯想,似乎有了一點眉目。 (戴莉)

 

 


 

貝多芬幾乎是知名度最高的古典音樂家,任何一個對古典音樂完全沒有認識的人,都能說出他的名字,反正就是那些聽不懂的音樂都推給貝多芬了。貝多芬泉下有知,是該高興呢,還是不該高興呢。
     
但凡是鋼琴和小提琴合奏的曲子,一是以鋼琴為主,小提琴在高音部分裝飾一下,一是以小提琴為主,鋼琴作為伴奏。直到貝多芬的奏鳴曲出現,把鋼琴和小提琴并列,大家戲份一樣多,誰也搶不了誰的風頭,公平競爭。一個經常為我彈鋼琴伴奏的朋友,不甘永遠作綠葉,提出是時候該讓他也顯顯琴藝了,我們就選了貝多芬的《春天奏鳴曲》和《克萊采奏鳴曲》。如果說《春天》是林中兩只鳥
兒在明媚春天的低囀輕唱,還有風和樹的交談。那麼《克萊采》的兩個樂器就像兩個人的競技和爭論,各展所長,各自各精彩。

 

 《克萊采奏鳴曲》的首演是在1803年,演奏小提琴的是英國的 George Bridgetowerc, 演奏鋼琴的則是貝多芬本人。本來貝多芬想
把這首曲獻給這個黑白混血兒的,但一個說法是,這位小提琴家拉得太做作,貝多芬不喜歡,另一個說法是,因為兩人為追同一位少
女,翻了臉。最後,貝多芬把這首曲獻給了當時著名的比利時小提琴家 Rodolfe Kreutzer, 但這位因此而名傳千古的克萊采先生,
卻不喜歡,也從來沒演奏過這首樂曲,他真的很不配得此殊榮,真替貝多芬和這首美妙的樂曲不值。   
     
貝多芬曾用他那不太熟練的意大利文寫道:“克莱采奏鳴曲是以复協奏曲形式所創作的樂曲,作品近乎一首協奏曲。”這首奏鳴曲,熱情激昂,色彩繽紛,起伏跌宕。矛盾和沖突,醞釀,爆發,最後解決。我倒是覺得托爾斯泰的小說跟這首樂曲很吻合。一開始的一段華彩,像一個講故事的人,宣布一個悲劇的開始。接著整齊對稱的樂句,合理的,抑揚頓挫的,華麗的把故事發展下去。他們不協調的夫妻生活,不能說他們之間沒有愛情,但他們經常爭吵,他們的觀點不同,意見不和,爭吵到面紅耳赤,也有為自己的失態而感到羞愧,到後來的各持己見,爭論爆發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境地,最後悲劇發生。第二樂章,悠長的音符,感覺是慢板,但實際沒有減速,長短句交替出現。第三樂章是急板,把樂曲,技巧,氣氛都推向最高潮...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說到這里,親愛的讀者快沒有耐性了,我又不拉琴,不用學這些。羅曼.羅蘭的小說《約翰.克里斯多夫》里,音樂家克里斯多夫孤傲自負,整天怨別人不了解  他,其他人都俗不可耐,不能達到他的水平,而了解他和他的音樂,但他從來沒想到要顧及別人的感受,也不去了解別人。我們這些古典音樂工作者,總在怨我們的音樂會的聽眾越來越少,懂的人越來越少,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流行音樂。我敢說:古典音樂是最博大精深的。我們不能只是穿著華美的禮服站在臺上演奏,吸引少數樂迷,我們要和更多的聽眾在心里溝通,交流。要學會接納更多人的意見,要把這些寶藏向更多人打開,讓更多人愛它。不能老是孤芳自賞,更多人認同和接受才是出路。
(何聰 )

 

 

 


Nathan Milstein plays Beethoven Kreutzer Sonata (1st Mov.)

Beethoven's Kreutzer Sonata, 1 of 2 - Rachel Barton Pine


專欄的電子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