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隊的靈魂 - 指揮

樂隊前站著一個人,對著樂手們手舞足蹈,這就是指揮。有多少人知道:“指揮對于樂隊到底起甚麼作用?沒有他樂隊能不能演奏?”帶有這種懷疑的不僅僅是對音樂了解不多的人,甚至還有一些專業的音樂家也對指揮的工作持懷疑態度。

   

1922年在莫斯科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樂團,他們之所以引人注目,是因為他們是沒有指揮的樂團。“帕西姆凡斯”是樂團的名字,是“第一無指揮交響樂隊”的縮寫。首先是由一個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發起呼召,一些有同感的優秀的演奏家們立刻響應,他們有意向世界證明,指揮是可有可無的,沒有他地球也一樣轉動。

   

他們采取集體討論來對樂曲進行藝術處理,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仔細地排練。時常有演奏者在排練中自發的站起來,走到遠處聽幾分鐘,然後走回來,告訴大家他的聽後感,并建議哪里需要怎樣處理,大家討論一番,再繼續排練下去,倒是很民主呢!這個樂團演奏過大量經典作品,水準也相當的高。

   

著名俄國作曲家 普羅科菲耶夫(Sergey Prokofiev 1891-1953)聽了這個樂隊的演奏之後,有人問他有甚麼感受,他回答說:“我十分喜歡這個樂隊的演奏,不過,如果有指揮就更好了。” 10年後,這個樂隊解散了。再也沒出現過“第二無指揮交響樂團了”。對于無指揮,看來沒人愿意再嘗試了。

   

小型的室樂團因為人數少,大家集體合作不需要指揮,但也會有一個帶領者。何況大型的樂團,繁復的聲部,龐大的結構,如果沒有一個統領者,就像法院沒有法官,公司沒有經理,電影沒有導演一樣,只能加重樂手們的負擔。

   

指揮這個職業在19世紀形成。指揮是一個樂團的靈魂人物,他的修養可以影響整個作品效果。他面對樂手把他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,傳達給他們。樂曲處理清晰,各種樂器分工合作,條理分明,大家心照不宣,心有靈犀的表達給觀眾,一部作品的再創作就這樣展現了。

    

每個指揮都有自己的風格。有的熱情奔放,好像日裔指揮家小澤征爾(Seiji Ozawa),長髪和手勢一起狂舞;意裔指揮家阿巴多(Claudio Abbado)的風格是夸張,小聲的地方似有還無,大聲的地方震耳欲聾;同樣是意裔的托斯卡尼尼(Arturo Toscanini 1867-1957),對樂手要求特別嚴苛,趣事更多。有一次聽他自己指揮的唱片時,越聽越不滿意,終于,眼睛裏射出憤怒的光,把唱片砸得粉碎,留下一句:“這不像我指揮的。”揚長而去。

 

也有的優雅冷靜,像著名的匈牙利指揮家 弗瑞茨 雷納(Fritz Reiner1888-1963),一場音樂會下來,臉
上沒有一滴汗,熱情在心裏。有指揮,樂團的結構才能完整。有指揮,各種樂器的聲音才能交響和諧。指揮是一門最完整的表演藝術。